這一群中國移民(台灣不是中國一省,所以不應該稱為外省人),希望你們真的能愛護這片土地,不然就請你們滾回中國,繼續做你們的中國夢!記住,你們是逃難到台灣,台灣人讓你們有棲身之所,但不代表你們逃難來的地方就是中國!
雖然連宋陣營否認與組織性暴動的關聯性,但舊國民黨政府在統治中國與台灣期間,曾借重黑幫的力量行社會控制,黑道治國對於國民黨而言並不陌生。
從三二七、四○三到四一○,原本由連宋陣營主導運作的街頭抗爭活動,急轉直下成為失控的暴力活動,尤其四一○驅離過程中發生的組織性暴動,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出,特定黑道組織有計畫的介入運作,甚至主導整個暴力攻擊。
雖然連宋陣營第一時間否認與組織性暴動的關聯性,甚至直指這是屬於「人民的力量」,但是舊國民黨政府在統治中國與台灣的期間,曾借重黑幫的力量威脅社會,甚至進行幕後統治,黑道治國對於國民黨而言並不陌生。
四一二慘案 上海黑道盡出
國民黨在孫文於一九二四年死亡之後,就開始大規模的清黨行動,尤其是針對孫文在世期間積極結合共產黨勢力加入陣營的舉動,進行反制屠殺,其中也有蔣介石意圖從汪精衛手中奪回國民黨主導權力的意味。積極的清黨行動,蔣介石就是借助上海灘黑幫的力量,特別是以上海租借霸主黃金貴、杜月笙和軍閥王嘯林為首的青洪幫勢力。
當年,透過初出茅廬的情報頭子戴笠的牽線,蔣介石藉著杜月笙的黑幫勢力掃蕩工農運份子,一九二七年前後在中國各地大批屠殺涉嫌的共黨份子,杜月笙本人負責處理大上海地區的工運領袖,其中尤其以史稱「四一二政變」的屠殺事件,最可以顯示出當年黑道治國的概況。
根據史料記載,四一二當天凌晨二到五時之間,由青洪幫徒眾組織的武裝團體,分頭襲擊位於閘北、南市、滬西、吳淞、虹口的工運糾察隊總部,與糾察隊在各地發生激戰,在工運人士節節敗退之際,埋伏在四週的國民黨軍警以「工人內訌」為名,強行收繳二千七百多名糾察隊員的武裝,其中有一百二十人當場被殺。
天亮之後,國民黨軍警全部殲滅上海各地的工運辦公集結據點,並且陸續逮捕一千多人以上,上海各界展開高達數十萬人的集會遊行,要求交還工人糾察隊武裝;懲辦流氓,肅清反革命;保護上海總工會。在翌日的持續遊行中,蔣介石軍隊以機槍向群眾開槍,當場屠殺二百餘人,傷者不可數,之後進入上海地區的白色恐怖時代,至一九二八年為止,據統計死亡者將近一萬人。這是當年蔣介石政府利用黑幫治國的歷史事實,簡單的說,就是以黑幫製造社會動亂,然後以軍警武裝鎮壓來達到高壓統治的目的。
龐大難民潮 帶來眷村文化
與上海地方的黑幫勾結治國,甚至間接中飽私囊,是蔣介石政府一貫的統治手法,在中國各地屢見不鮮,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,蔣介石政府與共產黨對峙,兵敗如山倒,短短數年就被踢出中國。
國民黨政府匆匆逃至台灣,帶來將近一百五十萬以上依附蔣政權生活的難民潮,在台灣開始少數高壓統治,根據統計,當年台灣本地人與外來難民的比例,為八成五比一成五,在台灣社會的部分中國難民,形成了極為特殊的「眷村文化」。而當年青洪幫協助蔣政權治國的歷史因素,造成國民黨軍隊內部一直存在著幫派,而這個影響也直接被中國難民帶到特有的眷村之內。
據統計,台灣社會現存的大型有組織幫派,幾乎都由眷村文化發展而出,最有名的竹聯幫、四海幫,皆是從眷村開始發展,台灣本地人除了有地區性的小型黑道幫派存在之外,少見有類似「堂口制」組織的大型全國性幫派。
有分析者認為,眷村難民文化為台灣帶進來有組織黑幫,一方面是傳統國民黨政權與黑幫掛勾的歷史因素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難民因為少數統治,所帶來的一種危機感,這種認同困難的情緒,甚至產生到今天都沒有辦法消除的族群偏見問題。
外省掛集結 選後反綠黑影
類似竹聯或者四海幫的創立者,幾乎都是所謂外省軍公教的第二代,由於認同危機加上教育環境,使眷村小孩易於傾向集結成眾。也因為這些外省第二代的生活環境與意識形態塑造過程,眷村幫派幾乎都是屬於認同中華民國法統的極右派光譜。當年被情報局吸收,成為江南案首要份子的竹聯幫領導階層,就是屬於這一類。
當年的竹聯幫幫主陳啟禮,就是在認同中華民國的前提之下,被當時的情報局局長汪希苓吸收。一方面,陳啟禮認為這是報效蔣家政權的好機會,可以表現忠誠,另一方面,有情報局做為靠山,竹聯幫的擴大發展指日可待。目前也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,當年蔣經國二子蔣孝勇企圖掌握情報與傳播圈,走當年蔣經國發跡的路線,讓黑道、影視圈、情治圈到今天都還有劃清不了界線的關係。
三二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,原本泛藍陣營認為勝券在望,失望情緒幾乎失控,而以極端泛藍為主要認同的所謂「外省掛」黑幫組織,甚至從三二七開始,一直都是街頭集會的主力之一,從三二○到三二七之間一星期的凱達格蘭「民主廣場」上,甚至每到特定時間都有黑道動員酒店小姐至現場加入的現象,由此可見,黑道雖不見得全然主導整個國親抗議行動的節奏,但在現場的鼓動力量,卻是眾目所見的。
http://www.newtaiwan.com.tw/bulletinview.jsp?bulletinid=16882
新台灣新聞週刊
2004/04/16 第421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