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3-09 17:12
【財經事】蔡英文面臨的封測業赤化危機
擋下真紅紫光,來了「暗紅」的日月光
表面上是愛台企業的日月光,經營的張家在中國擁有龐大資產,一旦收購矽品完成,將讓台灣的半導體技術面臨被中國兵不血刃「整碗捧去」的危險。此事從經濟問題擴大為政治、甚至是國安問題,蔡英文如何解決?
公平會副主委邱永和指出,委員們仍針對包括產品市場、地理視察、整體經濟利益、限制競爭的不利益,以及產業創新研發等五大疑點進行討論。據瞭解,下周三的例會若仍無結論,日月光第二度收購案恐宣告破局。
公平會成日月光最後一哩路
日月光若完成封測一條鞭,檯面上將正面對抗中國紅色供應鏈,檯面下卻得面臨中國經濟統戰的風險,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很可能遭中國兵不血刃的「整碗捧去」。此事從經濟問題擴大為政治、甚至是國安問題。不過,馬政府為什麼急著在卸任前處理日矽這顆燙手山芋,原因值得玩味……。
日月光、矽品,這兩個全球市占率位居第一、第三的封測雙雄,去年八月,日月光片面宣布求婚,但矽品不嫁,經營權之戰一打就打了大半年。
為了讓日月光斷念,矽品連續引進鴻海和中國紫光搶親,但與鴻海結婚的念頭遭股東否決,中國紫光擬以每股五十五元入股,也被外界抨擊為「引清兵入關」,在各方壓力下最後噤聲。
中國紫光可能入股帶來的震撼,讓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怒不可遏,破釜沉舟的宣布以每股五十五元收購將近七成五的矽品股權,砸下一二八○億元硬娶。
張虔生的最後一哩路,只需通過公平交易委員會的審查。不過,申請結合後也可能吃閉門羹。例如,公平會就曾以壟斷市場競爭,數度否決好樂迪和錢櫃的同業合併案,之後才附條件准許。只要公平會在三月十七日前審議通過,日月光獨霸封測市場的夢想就會實現,張虔生和矽品董座林文伯這兩個宿敵,無不卯足全力,在檯面上、下各自找管道火併。
老馬卸任前想交成績單?
不過,此事的關鍵原因仍鎖定中國的影響。中國紫光為降低台灣投資者疑慮,曾主動宣布不介入經營權。不過,張虔生家族因長期走親中路線,家族在中國勢力龐大,產業眾多,加上日月光的主要股東是港商和外資,技術外流的疑慮也未曾停過。因此有業界人士認為,公平會若貿然核准,台灣獨一無二的封測代工業很有可能被中國吃乾抹淨。
掌管日矽併購案的關鍵要角,就是由總統馬英九任命的公平交易委員會主委吳秀明。吳秀明的胞兄吳秀光,是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期的重要幕僚,和馬淵源極深。無巧不成書,吳秀光目前擔任開發國際投資公司董事長,而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,竟然就是委託開發金控子公司凱基證券。
此事和馬英九有關聯性嗎?巧合的是,去年十一月馬英九赴新加坡參加馬習會後不久,就傳出中國紫光搶親,隨即張虔生甘願借貸硬娶矽品等各種狀況,讓這起看似單純的事件,因緣際會,沾上了濃濃的政治味兒。
此案早已從經濟問題,躍升為政治、甚至國安問題,在公平會陷入兩難的同時,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排定九日、十日,要求投審會和公平會專案報告並備詢,希望政府考量日月光、矽品及總體產業技術層面,用最謹慎的態度處理此事。
不過,公平會嘴巴上講兩難,但收購期限將至,卻加緊審議腳步,讓人懷疑是否有獨厚日月光的感覺?
公平會每周三開例行會議,但立院於周三(九日)邀請公平會前往立院進行專案報告,而公平會的因應竟然是提前開會,且提案就是列為機密的日矽案,公平會想趁立委質詢前丟出答案?或想趕在馬政府交接前完成此事?一度引發業者質疑。
日月光原來是港資?
有趣的是,目前各行政體系都在忙著處理政權交接事宜,但凡遇上敏感案件或政策,原則上都採暫緩處理,或是徵詢由準總統任命的交接小組。不過,此案卻還閉鎖在公平會內處理。
三月初參與公平會調查程序的矽品人士詫異地說,「開會時的會議記錄做得根本不完備,有部分重要事項甚至未被列入紀錄,正式紀錄還沒出爐,與會的人士也都還沒簽名,這樣算是完成調查嗎?」
七日深夜,媒體在網路上PO出完成調查的訊息,但遭到公平會主委吳秀明否認,他強調臨時會只是因應立法院開議,沒有特定議題。但無風不起浪,有立委撂下狠話表示「如果公平會提前做出決定,就是藐視國會,到時候走著瞧。」
日月光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組件封裝測試公司,也是台灣土生土長的企業,政府寄予厚望的同時,也成為「愛台灣」的指標公司之一。
不過,根據日月光的董監事資料,卻不是這麼一回事。董事長張虔生、董事羅瑞榮(高雄廠總經理)、董宏思(財務長)、陳昌益、吳田玉(營運長)及陳天賜(總經理),分別都是香港商微電子國際公司指派的法人代表,六人持股相當平均。
換句話說,日月光的持股來源表面上看起來就是港資、外資,張虔生本身也不拿台灣護照,早就入籍新加坡,變身為扎扎實實的外商。
日月光資金成謎的併購前例
更讓綠營憂慮的是,張虔生家族在中國,生意做得比台灣更大,市值上看數千億元台幣,依賴中國的程度甚深,而張虔生的獨子張能傑,就被外派擔任日月光中國區總經理。
有半導體人士私下分析,日月光結合矽品,目的是用結合來對抗中國「紅色供應鏈」,還是想在紅色供應鏈中「做好做穩」,外界無法窺探其中奧妙。
但無論如何,日矽併一過關,日月光等於拿下全球六成封測經營權,小業者也可能遭到整併,而日月光的股權難保不會流落外人手上。屆時,中國也有機會藉著合併後廠區外移中國的機會,掏空台灣半導體中游技術。
此外,提起中港資聯手,不禁讓人聯想到南山人壽收購案。當時,博智金控和中策集團被懷疑背後有中資,立院當時就採取嚴格審查制,要求投審會必須納入七項審查條件,包括七年內不會轉讓持股及維持台灣員工權益等。
由於政府至今未給任何承諾,矽品員工只好提出八大訴求自救,要求政府必須從嚴審核結合案,才能確保我國半導體成果不會落入他國手上。
日月光在台灣及紐約證交所兩地上市,二○○六年,私募基金凱雷投資集團宣布,已經和日月光最大股東張虔生簽署協議,以每股三十九元的溢價收購剩餘股票,整體收購價約為台幣一七九一億元,但日月光的股票可能從此消失的消息,卻引發台灣震撼。
張虔生突破禁令西進動作頻頻
所幸此事鎩羽而歸,但財經界人士眾說紛紜,多數認為台股本益比過低,加上民進黨政府遲遲不開放封測產業到中國投資,張虔生才會與凱雷聯手收購日月光,準備讓日月光下市,重新在新加坡或其他地區掛牌。
半導體產業人士分析,當年,民進黨政府嚴格控管半導體產業赴中國投資,利用股權易主想轉進中國,很可能迫於無奈,因為日月光一直被困在台灣,全球第一的位置就會受到威脅。
不過,多年後看來,凱雷私募基金的資金來源為何,仍沒人解釋得出來。而外界雖然懷疑併購大王張虔生想繞路西進中國。但張虔生告訴前經濟部長陳瑞隆的理由更宏觀,他強調不是為了打「中國盃」,而是為了打「世界盃」。
但這種說法可能成立嗎?日月光事後併購環電案,正巧是個反例。日月光趁機吃下上市公司環電後,就把生產重心移往中國,再藉子公司環旭名義,在中國上海A股掛牌,就是技術外流中國的標準例子。而日月光併購洋鼎時,也採類似模式,證明張虔生對於西進的渴望與霸氣,其實一直存在著。
半導體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,蔡英文當選後曾發願景,強調半導體上、中、下游要合作,打造出國家級產品。但小英沒想到的是,封測產業就像中游,如果遭中國滲透,上游、下游廠商像被掐住脖子,也沒有留守台灣的道理。有財經界人士形容「就像人的身體一樣,腰部被拿走,頭和腳怎麼可能留下?」
小英不表態,不知怎麼收爛攤?
蔡英文曾對中國紫光入股矽品的事表示「台灣社會對此疑慮很深,在問題未釐清前,不覺得有什麼開放的空間。」但日矽併一事,小英或許不知道如何收下馬政府的爛攤,遲遲未表態。
為了躲過日月光的襲擊,林文伯拚命討救兵,他日前在半導體座談會上和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同台,卻當面向小英求援,私底下,林文伯也和政權交接小組核心成員、小英倚賴的政策幕僚林全碰面,希望扳回劣勢。
兩邊仙拚仙,誰能夠笑納勝利,不到最後一刻都很難說。
↧